首页>南平
标题图
茶博会里“台味”浓,110个展位汇聚宝岛名茶美食
2020-11-17 15:40 闽北日报

人头攒动、接踵摩肩

在第十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现场

论人气之高,当数“台味”浓浓的台湾馆

本届“茶博会”主办单位10个,台湾方面占了5个;再度设立台湾馆,台商台企参展参会十分踊跃,台湾馆110个展位预定一空,参展企业89家。

以茶会友交流技艺

东方美人、冻顶乌龙、高山乌龙……茶博会上汇聚了宝岛茶界众多茗品茶叶。

来自台湾新竹的茶农钟宝珍,是茶博会的“老朋友”,从第三届茶博会开始,她已经连续参加了十二届茶博会。展台前,钟宝珍一边冲泡茶叶,一边给众人介绍她的东方美人茶。“以茶会友,可以认识更多茶农、茶商和茶人,而茶博会这个平台,不仅推广了台湾茶,更交流了制茶技艺和茶文化。”

在“茶思有泉有机茶叶”展位,满墙都是有机认证证书,有中国的、欧盟的、美国的、日本的,张张体现了茶叶的品质。负责人朱崇平表示,真心对待每片茶叶,坚持无毒农业、健康无负担是他创办企业的宗旨,这与南平推崇的绿色生态理念不谋而合,“我希望借助茶博会,与各地茶商茶人共同探讨如何生产最顶级的台湾高山好茶。”

来自台湾南投的高启勋参加完第三届进博会后,转场来到了武夷山。在他看来,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可以跟各地茶友交流,学习茶叶相关知识。”

茶器茶具创意亮眼

与茶企一同跨海而来的,还有不少台湾茶器茶具企业,他们的文创产品也十分抢眼。

台湾陶艺师白芃絪认真地给来往的客商介绍台湾黑彩窑。“我们的陶瓷是采用黑铁矿等天然矿石原料手工制成的。”白芃絪今年已经70岁,从事彩绘陶瓷艺术数十年,她做的陶瓷走高端路线,近年来也用鎏金技术,配以中国古老手绘陶艺,辅以釉药,用色大胆,以1280摄氏度高温烧制茶具。

一缕清新淡雅的幽香飘散馆内,寻味而行,“吕氏香艺”展位在充满茶香的展馆内显得颇为独特,各种沉香、线香和各式包装整齐摆放。“自古以来香文化就与茶文化密不可分。”吕氏香艺负责人吕联进第四次参加茶博会,“茶博会办得很专业,今年又换了新展馆,我相信一年会比一年好。”

老锡壶、老铁壶、老茶盏……台湾馆内,不少参展商展出了具有年代感的老茶具,借助茶博会这一平台,交流合作,寻找商机。

▲一位台湾参展商展示复古式的手捏陶壶。

“茶博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对台商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我们期待能更好地融入茶博会,带来台湾优秀的产品,与大陆朋友分享。”台湾省茶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会总干事陈柔含表示。

台湾美食深受青睐

台湾美食以其精致的做工、细腻的口味深受消费者青睐。

在展位上,各类台湾食品堆放得满满当当,参展商谢先生告诉记者:“去年我们来参展,第二天货品就被抢购一空,所以今年我们备足了量,不让客人空手而归。”其他几家参展商也表示,去年的火爆情形让他们很兴奋,今年提前备足货品,希望能让喜欢台湾食品的游客买个尽兴。

记者看到,来自台湾的凤梨酥、果冻、无糖养生饼干、牛轧糖、沙茶酱、乌龙茶、肉干、果饮、八宝粥、杏仁茶、奶茶等美食备受市民和游客的欢迎。来自江西的胡庆庭是一名“吃货”,美食当前总忍不住疯狂采购,“这家的海苔很美味,不仅口感酥脆,而且不会粘喉。”

台湾台中西屯区翔云商行负责人杨翔云说:“我很珍惜这样的平台,它让我接触到了更多客商,销售了更多产品,结交到了更多朋友。”

“浓浓的同胞情尤为珍贵”

——访台湾高雄市世贸会展协会理事长何玲玲

作为海峡两岸茶博会的常客,台湾高雄市世贸会展协会理事长何玲玲带队参加了十届,每次都收获满满。此次她又带着20多位台湾茶农、工艺大师、企业家参展。“限于展馆展位,我们精选了一些拥有新产品、高科技的企业参展。”

何玲玲介绍,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非常时期,第十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如约而至,台湾参展商克服了诸多不便前来。大家十月初就前往上海,在做完核酸检测、隔离十四天后才来参展,还有一些不能来的台商台胞则联系大陆的代理商,提前把货发过来,“我们希望台湾产品能搭上茶博会的快车,通过这个平台‘联通’全球贸易。”

在何玲玲看来,新展馆意味着新变化,不仅规模更大,参展商更多,还实现B2C(商家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商业零售模式)、B2B(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网络开展交易活动)模式,特别是“云上茶博”平台,可以让那些不能参展的台商台胞实现网上交易。

“因为疫情,台湾很多企业都不好过,特别感谢大陆消费者对台湾商品的支持。”何玲玲说,“这份浓浓的同胞情显得尤为珍贵。”

(廖晨星/文 黄杰敏  伊凡/摄)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