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头条抓取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上杭用“三招”给城区小学“择校热”降温
2020-11-17 08:56 闽西新闻网
闽西新闻网讯(记者 林琳 林慕琪 罗姝 通讯员 熊永富)昨日,星期一,福建紫金铜业安全环保总监李宝胜跟往常一样,一早就将读一年级的儿子送到建成才5年的新学校——上杭第二实验小学。

按照上杭县吸引人才的政策规定,作为产值超亿元的上市公司高管,李宝胜可为孩子选择名校上杭实验小学就读,但他却将孩子送进住家附近的学校。他告诉记者:“上杭城区教育资源越来越均衡,现在进哪所学校都差不多!”

“择校热”是当今城市较难解决的社会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上杭2015年开始主要用“三招”让城区小学“择校热”得到降温。

招一:扩容提质“壮筋骨”。据上杭县教育局局长黄从廷介绍,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上杭县城人口增多,城区的优质校实验小学等普遍存在“大班额”现象。2015年开始,县委、县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投入10.5亿元对城区义务教育学校进行扩容提质,尤其是新建了5所小学,增加了7500多个学位。新建学校均按省义务教育示范校标准建设。地处城郊的城南小学底子薄,该校2015年升格为县直属小学后进行扩容提质,新建了功能齐全的综合楼。校长吴茂生介绍说,2015年学校学生只有448人,现在有1166人。

招二:教师队伍“大洗牌”。从2015年开始,上杭县根据年龄、学科对城区小学720多名教师进行阳光派位,其中传统优质校实验小学、城东小学、城西小学按50%的比例核定派位人数,统筹出了126名教师安排在新建的和相对薄弱的学校。此后,大学毕业的“新鲜血液”优先向新建校、薄弱校倾斜。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地处城乡接合部,校长黄翠琳告诉记者,她就是5年前从实验小学被派位来的,当时派位到这里的教师就有49名。“5年前建校之初还担心市民看不上这所学校。当看到师资不少是由名校派位而来,家长都很放心把孩子送来。”

招三:名校带动“五统一”。上杭城区有10所小学,其中有5所相对比较薄弱的学校分别委托上杭3所省、市示范校“捆绑”管理,实行人事、经费、制度、质量评价、评估“五统一”。县第二实验小学校长邓其灿说,他还兼着薄弱校水西小学的校长。通过“名校带动工程”,学校之间教师流动常态化,实现了优质教师资源共享。

教育资源均衡不仅给“择校热”降了温,而且还均衡了城区房价。据上杭县住建局房地产股股长蓝立平介绍,上杭城区商品房片区平均差价,5年前为30%上下,目前稳定在10%左右。上杭已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

短评:

均衡教育资源的有益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上杭县科学谋划教育发展蓝图,着力补齐发展短板,特别是推出教师阳光派位、名校带动组团发展等创新举措,为推进教育资源均衡进行了有益探索。

“择校热”是当今城市的一种社会现象,更是群众关心的一大现实问题。为破解城市“择校热”,各地都采取了不少的措施和办法。而要解决这一问题,根本上就要像上杭一样勇于在体制机制上大胆探索实践,科学合理调配师资力量,保障教育资源布局均衡,让每个孩子不仅“有学上”,而且“上好学”,切实提升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