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还在健身房因为每天练20组深蹲而沾沾自喜时,已经有上万年轻人开始更加深入学习,练起了“提肛”。
近日,在豆瓣,一个名为“每日提肛打卡”的活动悄然走红。为了拯救自己的屁股,两万多人每天在这里提肛打卡,互称“提友”。这群年轻人这么做,目的只有一个:预防痔疮,或者术后防止痔疮复发。
2万多“提友”在豆瓣上发出灵魂拷问:提了吗?
那么,这种运动真的有用吗?
90后、00后渐成“有痔青年”
在活动中,许多“提友”一边打卡,一边分享了自己或朋友的遭遇。
网友A:我的菊花经历了一部血泪史,有屎,有血,有泪。
网友B:痔疮手术之后的便便真是“人间最痛”,就像拉一堆玻璃碴子!
网友C:胡说!明明就像拉一个烧得通红的流星锤。
福州市第七医院肛肠科主治医师林钰慧解释,痔疮是肛门里的一块肉,名字叫“肛垫”。健康的肛垫可以收缩自如,然而某一天,这块肉从肛门里突出来,或者掉下来了,它就变成了痔疮。这个问题和年龄无关。只要是人,就有可能得痔疮。提肛运动的越发红火,和得痔疮群体逐渐90后、00后化脱离不了干系。由于长时间地久坐——刷手机、学习、工作,再加上长期熬夜晚睡、饮食不规律,种种行径都是痔疮的导火索。
有“痔”不在年高。据统计,我国成人痔病的发病率约50.28%之间。而40岁前年轻人得痔疮的报道已屡见不鲜,甚至还有演变成肠癌的病例。
每次10分钟 随时随地皆可进行
总的来说,提肛运动可以改善肛门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对脱肛、早期痔疮、便秘效果较好。
对女性来说,怀孕时随着肚子里宝宝的生长,肛垫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久而久之,肛垫就下坠,变成了痔疮。
这一问题在生完孩子之后,会演变成另一个问题:尿失禁。
临床上,有50%的女性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以压力性尿失禁较为多见。
提肛运动可以增强盆底肌肉的收缩功能,加强对尿道的控制,从而缓解压力性尿失禁。
而对男性来说,提肛运动可以使骨盆底部分肌肉及血管的循环代谢活跃起来,达到消除前列腺肿大及炎症作用。
对年纪大者可缓解排尿困难,进而提高夫妻生活的质量。
另一方面,有助于改善阳痿、早泄,延长射精时间。
那么,这个被喻为“一紧一松仿若新生的轮回,一张一合宛如心智的开悟”的锻炼该怎么做呢?
林钰慧医生解释,提肛运动,准确地说,是收缩肛门附近的括约肌。可每次用力向上(好像忍大便时的状态)坚持5秒,随后呼气,放松10秒。如此反复,20次为一组。每天早晚各做两组。
下面,福小卫示范一下
“提肛运动的好处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站、坐、卧都可,不受限制。坚持1、2个月后可有效果。”林钰慧医生说,在肛肠科门诊,医生常将提肛操推荐给肛门坠胀不适,脱肛,痔疮I、II期的患者及痔疮术后患者,坚持有效的锻炼,普遍反应效果良好。
需要提醒的是,提肛运动以舒适为主,前提是要排空膀胱。一些肛门局部感染,痔疮急性发炎和肛周脓肿的病人不适合这项锻炼。
此外,不要指望一个运动能解决所有问题。平时也应控制饮食,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些粗粮和蔬果,补充些膳食纤维,避免久坐,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适当的运动如跑步、快走、游泳等活动,尽量少做负重活动,效果会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