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莆田>本地新闻
标题图
湄洲女 发髻美
2020-10-31 23:03 福建日报新福建App

        福建日报App—新福建10月31日讯(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许双萍 卢德山 文/图)作为福建三大渔女代表之一的湄洲女,以风格独特的发型和服饰闻名于世。今天下午,第五届湄洲妈祖发髻技艺表演在湄洲岛妈祖天后殿广场举行。作为第五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的配套活动之一,此次别开生面的妈祖发髻表演吸引了不少岛上居民及游客的关注。

       记者在现场看到,30位选手每人都配有一名发型模特,在发型模特的面前,摆着一张桌子,上面摆放着头簪、饰花、发卡、发胶等多种器物。选手们个个神情专注地梳制起湄洲女发髻,展现妈祖文化的独特魅力。

      据了解,今年参加湄洲女发髻技艺表演的选手主要来妈祖中学以及湄洲第一中小学、第二中心小学的学生,同时也有岛上梳制湄洲女发髻经验丰富的长者参加,大家用自己的手艺来表达对民俗传统的尊崇。

       湄洲女发髻也称“妈祖头”,有着典型的海洋生活特征,每个细节都对应着一艘船的不同部分--发髻是帆、发卡是桨、头顶的盘发是舵,束发的头绳是缆,两边的银钗是锚,寄托湄洲女对出海打渔的亲人一帆风顺、平安归来的美好祝愿。梳制一个湄洲女发髻至少需要20多件饰品,其中仅定型用的发卡就需要十多枚。再加上花饰、银饰的搭配及插放,梳制一个发髻,至少要几十分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变快,湄洲女发髻这种传统的发式要被年轻人接受并非易事。

       湄洲岛党工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蔡冬菊表示,这几年,湄洲岛连续举办“湄洲妈祖发髻”技艺表演活动,希望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学习这一技艺,在充分展现“湄洲女发髻”独特魅力的同时,培养更年轻的 “湄洲女发髻”技艺传承人,进一步推动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工作。

       帆船头造型的湄洲女发髻与大海衫、红黑裤子并列为湄洲女服饰的三大显著特征,相传此发髻为妈祖生前亲自设计。2009年9月30日,“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世遗“妈祖信俗”的子项目之一,湄洲女发饰、服饰已被列入莆田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承载着妈祖文化的独特内涵和象征意义。

      据悉,为了让湄洲女发髻这项非遗技艺能够传承下来,湄洲岛除了开展一年一度的妈祖发髻技艺表演外,还采取了不少措施来保护和传承湄洲女发髻技艺。比如,在大型活动期间要求礼仪人员穿上妈祖服,梳起妈祖头,以示隆重;开展培训和比赛,让更多年轻人爱上“妈祖头”。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