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三明
标题图
即刻出发!开启一场大田神秘土堡之旅吧
2020-10-20 11:15 三明文旅

真人版《花木兰》

你们去看了么

这部备受期待的大片

却遭遇了口碑滑铁卢

但不可否认的是

天仙姐姐还是美的

花木兰的家

那栋气势恢宏的土楼还是好看的

说起福建的土楼

大家想起的一定是

电影里那个环形的大建筑

其实啊在三明大田

也有一批特别的土堡值得一看哦

相较土楼来说

土堡是一种更为原始的居住形式

可以理解为

只是外围寨墙与内部居住的简单叠加

它的发现比土楼晚了半个世纪

传闻历史上大田县

曾有大小土堡近千座,

这些土堡形态独特,风格迥异

且规模宏大、建筑考究

安良堡

座落于大田县桃源镇

东坂畲族村的山坡上的安良堡,

是一座被喻为“东南布达拉宫”的神奇土堡。

1934 年7月,

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

护送北上抗日先遣队进驻堡内,

并攻入大田县城。

土堡长40米,东西宽35米,

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占地面积近1500平方米。

整座建筑前低后高,

台基水平落差达14米之多。

堡墙上建有 48 间包房,

逐级抬升,屋脊高翘如雁阵列队和鱼鳞重叠,

参差逶迤的“吊脚楼”极具音阶感。

芳联堡

许思坑村芳联堡

建于清嘉庆十一年,

属田中堡类型,

是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前方后圆形同马蹄,建筑沿山势建造前倾后高。

墙基砌石高 1.5 米,其上夯土墙厚实高大。

墙外掏水池,月牙状,

边缘小路铺卵石。

墙体正面建筑两层,

其他三面多一层,

严严实实守卫着堡内安全。

土堡有房间160间,

可容纳400人同时居住。

凤阳堡

自宋代治平年间涂氏先祖肇基以来,

济中村这座千年古村历经繁荣沧桑,

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至今仍然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古堡古寨、

古街古桥、古宫庙祠堂、

传统民居群和特色乡土民俗。

来到济中村,

不得不提的是当地村民引以为豪的凤阳堡

凤阳堡矗立于一片稻田之中。

因该堡涂氏先祖自安徽凤阳迁徙来此,

所以将该堡名名为凤阳堡。

石砌的跑马道,

是全国现存土堡中最宽的

宽阔的中央大坪,

据说可以容纳千余人。

琵琶堡

建国村琵琶堡

座落在大田县建设镇一座形似寿龟山岗上,

又名“龟头堡”,建于明洪武年间,

因游氏先祖信奉儒释道,

将土堡建成宗教色彩浓厚的琵琶形

(琵琶为四大天王的法器之一),

并作为祭祀之用,故又名“广平祠”,

是集土堡、祠宇、佛厅于一体,

容祭祖、敬神、念佛于一处,折射着土堡深邃的画境,

给人留下认识历史与现实的种种恋想。

泰安堡

小华村泰安堡始建于清咸丰丁已年(1857年),

坐东朝西,历时11年完工。

远远望去,

泰安堡在稻田中傲然拔地而起,

青灰色的屋顶,

土黄色的外墙使得整座土堡显得棱角分明,

堡内布局对称,天井宽敞明亮。

建堡时取名“泰安堡”,

饱含动荡之中先民对“国泰民安”的期盼。

此堡的三重堡门、

三个大小相间的碉式角楼、

中天井为最大特色,

含有土楼的一些建筑元素。

潭城堡

圆形外观的潭城堡

最为接近我们熟悉的土楼形制

三明境内发现的唯一的圆形土堡

遗世独立,历经400余年沧桑,

依然古朴雄浑镇守一方

潭城堡的外墙保存相对完整,

堡身高12米,围墙外围323米,

外径65米,内径55米,墙厚10米,

为单层实脚结构,壁上设环形走马廊,

堡前主门边遗存有一座附属碉式角楼。

黑色的屋檐,

高高的堡墙,

富有特色的角楼,

筑起一方世界。

座座气势恢宏的土堡

不仅凝聚了先人的智慧

也为后人留下了

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图片:陈广程 林跃 赵德通 范一彬 吴伟智 何启钧 林再益)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