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应该有她原来的样子,
这里是心的故乡,是我心中最自然的村庄……
北漂十六年之后,
再回归故乡小镇,
民宿是我回家的路……”
陈蜀曼这样说道
这是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三沙镇东壁村的海岸沿线景色(10月1日摄,手机拍摄)。
霞浦三沙镇民宿“拾间海”的老板娘陈蜀曼(9月29日摄)。
陈蜀曼和爱人一起打造的“拾间海”民宿特色“水院”(9月30日摄,手机拍摄)。
这是在“拾间海”民宿特色“水院”里拍摄到的海岸风光(9月30日摄)。
土生土长的海边渔村姑娘陈蜀曼
2003年在北京某大学设计专业毕业后
与原籍山东、学习建筑学的恋人刘忠民选择在北京成家创业
但是,在京漂泊的夫妻俩一直对家乡广袤无垠的海景心心念念
这份浓浓的乡情,使夫妻俩决定放弃在北京的工作,回霞浦发展
从2016年开始,两人频繁往返北京霞浦两地,考察家乡民宿发展情况
最后,他们租下霞浦三沙镇东壁村临海的一座4层半小楼
创立了民宿“拾间海”,开始了他们的创业圆梦之路
“拾间海”老板娘陈蜀曼(左)与来访的客人探讨民宿的发展(9月29日摄)。
“拾间海”老板娘陈蜀曼(左)与员工一起打理民宿里的绿色植物(9月29日摄)。
陈蜀曼(左)与员工讨论十一黄金周期间民宿里的值班安排(9月29日摄)。
两名住在民宿的游客在“拾间海”民宿特色“水院”(9月29日摄)。
三沙镇位于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
三面环山,海岸线长达四十公里
具有独特的海岸风光和得天独厚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
近年来,霞浦县不断优化生态环境
大力挖掘和扶持具有滩涂摄影风情和地方特色的民宿
这些改造不仅让渔村闲置的老屋换了新颜
也使村民通过出租老屋获得了收益
渔民也从传统低附加值的渔业生产向中高附加值的旅游业服务业转型
这是位于三沙镇东壁村的海岸风光(10月1日摄)。
霞浦县三沙镇东壁村的海面景色(9月30日摄)。
花竹村民宿“海琴轩”总经理洪伟在介绍民宿的特色(9月29日摄)。
洪伟,三沙镇花竹村人,民宿“海琴轩”的创立者
前些年与哥哥一起在外经商闯荡
返乡过节时,看到平时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和村里破败的古厝建筑
洪伟下定决心改变老家贫穷落后的面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毅然决然返乡投资创业,发展乡村旅游
“就地取材”,打造特色古厝民宿
这是位于三沙镇花竹村的石厝民宿“海琴轩”景色(10月1日摄)。
这是利用村里原有的石厝进行翻新打造的特色民宿“海琴轩”(10月1日摄)。
曾经靠海吃海的霞浦三沙镇
现如今拥有大大小小的各类特色民宿五十多家
依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生态红利不断释放
一幅蔚蓝色的“生态画卷”已经铺开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三沙镇东壁村的海岸沿线景色(9月29日摄)。
这是在霞浦县三沙镇花竹村拍摄的海上日出景色(10月1日摄)。
这是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三沙镇东壁村的海岸沿线景色(10月1日摄)。
这是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三沙镇东壁村的夜景(9月29日摄,手机拍摄)。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心动了呢
快来霞浦和这里的民宿来场“约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