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
标题图
“第五生命体征”痛要大声说出来
2020-10-15 16:39 福建卫生报 原创

1010日下午,由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承办的福建省基层疼痛诊疗能力培训会暨福建省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新进展会议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召开,促进莆田疼痛分会成立。据了解,本次会议是福建省基层疼痛诊疗能力培训会的第一站,为基层疼痛诊疗能力提升拉开序幕。

疼痛是医生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疾病症状,也是患者到医院就诊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美国疼痛学会甚至把它列为除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外的“第五生命体征”。在我国,不少人因为就诊不当或惧怕止痛药成瘾,往往忍痛不治。10月11日是世界镇痛日,我们特别采访了福建省立医院疼痛科刘荣国主任医师,为大家介绍不同疼痛的特征,并教你识别那些危险的“痛感”。

疼痛,既是症状也是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急性疼痛则是症状,慢性疼痛是疾病。“急性疼痛,如刀伤、烫伤、急腹症、胆囊炎、阑尾炎、肠梗阻等导致的疼痛起到警示作用,提醒人们关注自身安全和急需诊治。”刘荣国强调,“而慢性疼痛,如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则不仅是一种躯体痛苦感觉,它还经常包含由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生理、心理和情绪的反应,以及高级神经中枢(大脑)对痛感觉和痛反应的负性认知。”

长期的顽固性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还会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进而出现睡眠障碍、大脑皮层退化、记忆力衰退等一系列精神心理问题。如果病情持续发展,患者机体的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等的功能紊乱也会相继出现。

忍痛,有时会酿大祸

古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但就疼痛而言,忍并不是一个好主意,有些疼痛会要命。

刘荣国提醒,特别要小心三类疼痛:

1.腹部绞痛:可能是肠梗阻,严重的会引发重度休克。

2.胸部闷痛:如大石头压在心上一般不适,通常是心梗,要及时拨打120。

3.胸部撕裂痛:可能是主动脉夹层,有致死风险。

某些急性疼痛提示要命的风险,应及时就诊急诊科排查。慢性疼痛,虽然反复间断发作,看似并无大碍,但长期的局部疼痛会形成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征或中枢性疼痛,使普通的疼痛变得复杂难以治疗,影响正常生活,慢性或难治性疼痛应及时就诊疼痛科。

看诊,明确这些问题

为了让接诊医生更好地了解情况,就诊疼痛科时,患者应该准备好这些信息。

1.主要疼痛部位:哪里最痛,有没有其他部位一起疼痛或不适。

2.痛多久:从最初出现疼痛时间计算。

3.什么样的疼法:刀割、灼痛、闷痛、酸痛、刺痛、麻痛、痒痛。

4.发作的时间和规律:一直疼还是间断痛,每次发作痛多久,是白天疼还是夜晚疼,是休息后疼还是运动后疼。

5.影响疼痛的因素:什么情况下疼痛会加重或者会减轻。

6.就诊经历:尽可能地带上之前相关的病历本和化验单、检查报告和原始胶片。患者描述得越详细,诊断才能越明确。

药物,不拒绝也不滥用

疼痛时,有的人会自行服用止痛药,但止痛药类型很多,使用时一定要遵医嘱,刘荣国特别提醒:非甾体类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对于胃肠道功能不好的人,如胃溃疡、常胀气、嗳气等要慎用。

老年病人中,有动脉粥样硬化者,尽量少用COX-2抑制剂,如尼美舒利、塞来昔布等。

如果需要长期用药,如神经痛、癌痛的更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女性、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焦虑抑郁患者往往对疼痛更加敏感,在药物的选择上有时需要搭配降低中枢敏感性药物。

当然,也不能因为药物副作用而一味拒绝止痛药,临床上有不少癌痛患者对止痛药有三怕——怕早用、怕多用、怕成瘾。但阿片类止痛药物的使用量代表一个国家对癌症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的人文关怀程度,它是社会文明的一个表现。合理使用、定期监测,能帮助癌友们大大缓解痛苦。

微创,疼痛科的法宝

除了药物,疼痛科最大的法宝在于微创介入治疗,如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CT/X线引导下射频神经调节、三氧治疗等方法,让顽固性慢性疼痛,如纤维肌痛综合征、阴部神经痛、丛集性头痛等“无科室可依靠”的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