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
标题图
全国5000万人患病 这个被纳入体检的病你认识吗?
2020-10-15 16:21 福建卫生报 原创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为积极推进《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弘扬抗疫精神,护佑心理健康”定为中国2020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

不久前,国家卫健委印发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下文简称《方案》),确定了试点地区到2022年的工作目标:公众对抑郁症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0%,抑郁症就诊率提升50%、治疗率提高30%,非精神专科医院医师对抑郁症识别率提升50%等。要求将抑郁症筛查纳入高中及高校学生体检,将孕产期抑郁症筛查纳入常规孕检和产后访视流程中,以关注全民精神健康,支持和参与抑郁症防治工作。

5000万人饱受抑郁困扰四类人最高发

据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抑郁障碍占6.8%,也就是说,全国有5000多万抑郁障碍患者。其中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高压职业人群这四类人群最为高发。

“《全球青少年健康加快行动:促进国家实施指导》显示,自杀和自残引起的意外死亡是2015年全球青少年第三大死因,在10至19岁的男孩和女孩中,抑郁症是致病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福建省福州医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林涌超表示,“女性比男性更易患上抑郁症,特别是孕产妇雌激素水平变化大,有哺育压力,同时要兼顾负担工作和家庭。有调查显示,70%的孕妇有抑郁情绪,产后有3.8%~16.7%的产妇患上抑郁症。”

此外,老年人有孤独的压力,与社会渐行渐远,缺少抚慰,且人的身体开始出现各种疾病,比如帕金森、肿瘤、脑血管病、心衰等慢性疾病,这些疾病也容易引发并发的抑郁障碍;高压职业人群,则是被繁重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

知晓率低 病耻感强 让就诊之路更艰难

“当医生为我诊断出重度抑郁的时候,我同事觉得肯定出错了,因为我性格是很开朗的。”这是网友ZY在网上谈及自己的抑郁就诊经历时说到的。而这也是长期以来,公众对抑郁症的普遍误解。

“抑郁症本身上是一种疾病,类似感冒发烧,并不完全是性格上带来的问题。”林涌超强调,“光靠劝说是缓解不了抑郁症的状况的,需要专科医生规范的治疗。”

但目前,我国对抑郁症的医疗防治还处在识别率低的局面,地级市以上的医院对其识别率不足20%,只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了相关的规范化治疗。“包括社会心理相关行业的从业者和综合性医院的非精神科医生,对抑郁症的知晓率也不高。因为抑郁症不仅仅表现为情绪问题,还会表现出更多不同的症状,比如失眠疲乏,暴躁、焦虑、头痛,甚至有轻生的念头。临床上经常有患者是辗转在神经内科、中医科室、心理咨询等。”林涌超表示,“此外,不少人存在病耻感,害怕一旦诊断为抑郁症就会被人当作‘神经病’,因此就诊率很低。”

去“污名化”抑郁患者需要更多理解和包容

其实抑郁症是可以治疗的。抗抑郁药的治疗有效率可以达到60%~80%。如果配合上相应合适的心理治疗,效果更好。

另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能更好地改善预后,因此《方案》中,也将开展筛查评估列为了重点任务。文件提出,医疗卫生机构使用PHQ-9量表,开展抑郁症筛查,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APP客户端等形式,为公众提供线上线下抑郁症状况测评及评分说明和诊疗建议等。各类体检中心在体检项目中纳入情绪状态评估,供体检人员选用。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这也就意味着,抑郁症的早期筛查工作日后要下沉至年轻的学生群体。

但方案出台后,部分网友认为,初衷是好的,但担心筛查带来歧视、确诊抑郁症后被他人区别对待。正是因为社会上对抑郁症的“污名化”,否认抑郁症作为一种疾病的正当性,不被理解和接受,使得发现抑郁症的难度远比发现一般性躯体疾病的难度大。

因此,加强科普宣传尤为重要。

近年来,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也与省内各大院校建立医校协作关系,计划引用最先进的团队和线上专业测查系统,进一步大批量开展相应量表筛查“。当然量表测评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可以帮助医生提供一些线索,以对高风险人群做进一步的评估。”林涌超强调,“目前,全世界对于抑郁症诊断的一个‘金标’就是精神检查,主要是医生和病人面对面交谈,通过一些提纲式的提问,明确其有没有符合诊断中的一些症状。这也需要患者对心理健康检查持正向开放的积极态度,如实描述自身情况,筛查结果的真实程度才高。”

方案的出台无疑表达了国家及社会对于抑郁症的重视。但面对如此巨大的抑郁症患者人群,未来,注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需要社会各界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