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资讯
标题图
这堂“走心”课,帮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2025-11-12 15:15 福州教育
图片

图片
图片


千年宋窑的瓷片在手中传递历史温度,云中栈道俯瞰的绿水青山激发守护责任,清甜的蜜柚与喷香的竹筒饭凝结劳动滋味……为引导青少年在亲身实践中传承文化、守护生态、热爱劳动,近日,福清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东张镇生动开展。本次活动以“文化润童心 实践育新人”为主题,组织40余名师生代表走出校园,走进千年古镇,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实践育人之旅。


图片

脚步为尺,丈量家国文脉

图片
图片

当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室围墙,当知识走出书本与乡土相接,教育的深度与广度便得以重新定义。

在东张镇白豸公园,同学们驻足于宣传石碑前,认真聆听千年古镇的故事——从宋窑遗址的瓷韵沧桑,到南少林的武学源流,地方历史文化的脉络在一步一景中徐徐展开。这堂“寻根古镇·触摸历史文脉”的移动课,让抽象的文化概念化为可触可感的家乡印记,帮助青少年扣紧了底蕴深厚的“家国情怀扣”。

“原来我们福清有这么深厚的历史!”来自福清城关小学第四校区的同学曾欣怡在听了讲解后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双手为犁,践行生态担当

图片

登临东张镇云中玻璃栈道,水库全景尽收眼底。绿水青山不仅是眼前的风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同学们手持垃圾袋,沿路开展垃圾清理志愿服务。“洁净有礼,人人有礼”的口号在栈道上回响,并化为具体的行动。在亲身体验中,大家深刻理解了东张水库对福清水利事业的重要意义,生态保护的种子悄然心间。这堂“登高望远·守护绿水青山”的实践课,让环保意识从口号变为使命,引领青少年扣紧了绿色的“生态责任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匠心为火,点燃文化自信


图片

图片

石坑村宋窑遗址前,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悄然发生。同学们仔细聆听负责人讲解,近距离观察东张窑古瓷(黑釉瓷)纹路,并在指导下亲手体验拉坯塑型。

“泥巴在手中艰难成型,我开始理解书上说的‘匠人精神’。”同学罗心雨表示。亲手实践的体验,让书本上的“非遗”二字变得立体而鲜活。陶瓷艺术不再是冰冷的展品,而是可参与、可创造的文化传承。这堂“窑火传薪·体验非遗魅力”的非遗课,以实践为媒介,为青少年扣紧了闪耀着文明之光的“文化自信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劳动为歌,耕耘成长沃土


IMG_8912.JPG
图片

走进东张蜜柚园,丰收的喜悦扑面而来。同学们亲手采摘果实,品尝用传统方法制作的竹筒饭。

劳动的价值在汗水中闪光,幸福生活的来源在动手间变得具体。通过亲身参与,同学们不仅掌握了农业知识,更体会到劳动的光荣与粮食的来之不易,养成了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这堂“柚香满园·劳动创造幸福”的劳动课,让奋斗精神扎根心田,帮助青少年扣紧了坚实的“奋斗实干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打破传统课堂边界,通过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让学生在行走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实现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转变。

“这样的课堂让我真正触摸到了家乡的脉搏。”参与学生朱天佑表示。活动以“知文化、传非遗、护生态、爱劳动”为主线,不仅丰富了青少年的学习经历,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文化自信与责任担当的种子。未来,福清市将继续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整合地方文化资源,拓展实践育人路径,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引导广大青少年在时代发展中找准方向、实现价值,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图片





(来源:福清市委文明办)



aa077880a3a6990b55b832257fbde37c.jpg

图片

福州教育新媒体编辑部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审核海峡教育报 姚兴榕 张芬

图片

图片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