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海峡导报
标题图
15年助学!见义勇为精神薪火相传
2025-09-17 10:20 海峡导报

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9月17日讯(记者 陈捷 郑丽金/文 叶鑫洋/图) 9月鹭岛,爱心流淌。为大力倡导见义勇为精神、弘扬社会正气,更好地帮助有困难的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子女顺利完成学业,9月16日,厦门市见义勇为协会通过入户走访和集中座谈的形式开展新学年市级助学活动。

据了解,本次助学活动,厦门市见义勇为协会共资助符合条件的见义勇为人员子女31人,发放助学金15.5万元,并走访慰问了3户市级见义勇为人员家庭。

15年助学,为见义勇为家庭点亮希望之光

当天下午,座谈会在市见义勇为协会召开,市、区见义勇为协会领导及各区助学对象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公布了本学年助学名单及助学金发放情况,并为到场的助学对象代表发放助学金。

厦门市见义勇为协会会长林少强在会上表示:“助学金凝聚着党委、政府的深切关怀,承载着社会各界的拳拳爱心,寄托着对同学们美好未来的无限祝福。”他还说,助学金不仅仅是一份物质上的关心,更是一份精神上的激励。希望同学们传承父辈见义勇为的精神,将其化作学习的动力,用优异的成绩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今后,协会将积极筹措资金,扶危济困,为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子女保驾护航。

厦门市见义勇为协会的助学工作始于2010年。15年来,这项工作已成为了协会常态化帮扶见义勇为人员的重要举措之一。符合条件的见义勇为人员或其子女可按标准领取助学金,资助范围覆盖大学(含大专)、高中(含职高、技校)及义务教育阶段。

据统计,15年来,市见义勇为协会已累计助学357人次,发放助学金合计115.52万元。厦门市见义勇为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林东介绍,除了经济支持,接下来协会还计划拓展助学维度,将关注受助学生的心理健康与职业发展,构建全方位助学体系。

“助学既是为有困难的见义勇为人员子女解决后顾之忧,也是传递社会对见义勇为人员的关怀和肯定,弘扬社会正气。”林东表示,希望通过助学,号召更多爱心力量关注见义勇为群体及其子女教育。他同时呼吁,见义勇为权益保障需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期待更多爱心企业、个人加入捐助行列。

精神传承,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蜕变

座谈会上,一位身姿挺拔、身着警服的青年格外引人注目,他便是作为助学对象代表发言的陈桂弘。如今,他已然完成了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身份转变,他的成长轨迹,也是见义勇为精神代际传承的生动写照。

这段特殊的缘分要追溯到2007年。当时,陈桂弘的父亲陈建良在下班途中发现一名正在入室盗窃的嫌疑人。陈建良毫不犹豫当场制止,不幸在搏斗中被犯罪分子持械击伤头部,后被确认为见义勇为并获评“厦门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在后续的走访中,市、区见义勇为协会在了解了陈建良的家庭经济情况后,将当时在读小学二年级的陈桂弘纳入了协会的扶困助学对象,每年给予助学直至他大学毕业。“我很幸运能够成为厦门市见义勇为协会的助学对象,受父亲的影响和见义勇为协会对我的关爱,我从小便立志成为一名人民警察,所以在2021年我顺利考入了警校,今年我已经从福建警察学院毕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陈桂弘说道。

谈到身份转变,陈桂弘深感责任重大:“从曾经的‘受助者’变成今天的‘助人者’,责任慢慢就变重了,我要更加努力,不辜负市见义勇为协会对我的培养,也不辜负我父亲的期望。今后我将铭记这份来自社会的关爱,守护城市的安宁与平安。”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