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党的领导是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近年来,随着政和县域城镇化加快推进,大量农村人口向政和城区所在地熊山街道集聚,乡土感情、自治凝聚力逐渐削弱,导致主城区治理乱象日益凸显,一度让街道“头疼”。对此,熊山街道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考察时对社区治理作出“三个如何”的重要指示精神,探索“家门口”党建赋能基层治理模式,聚焦为民、利民、重民,实现组织建在“家门口”、服务直达“家门口”、力量集聚“家门口”,走出一条山区县城基层治理现代化新路子。
突出“为民”,组织建在“家门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要把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建得更强,发挥社区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把社区工作做到位做到家,在办好一件件老百姓操心事、烦心事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熊山街道下辖3村12居,管理服务人口近9万人,占据全县常住人口近二分之一。但熊山街道社区队伍力量有限,以致服务群众精细化、精准化水平有所欠缺。近年来,熊山街道着眼于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让党的领导“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坚持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大党委为支撑,优化“街道党工委—社区大党委—街巷、楼栋党支部—微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一贯到底组织链条,科学设置街巷、楼栋党支部36个、微网格党小组56个、党员中心户300个,精准延伸为民服务“触角”;同时,用活“机关联社区”“网格共建”“商居联建”等机制,链接各方资源,探索辖区单位共建、新兴领域参与、社会力量补充等方式,吸纳辖区106家企事业单位、9家非公企业、6家社会组织进入社区大党委,双向奔赴为民解忧;并将打造家门口“一社区一党建品牌”列入“一乡一试点”,通过加快复制推广、加强研究提炼、加大宣传展示“三步走”,引导各社区围绕自身特色服务打造宜和“一杯茶”、胜利洋“3D90”、飞凤山“543”等党建品牌12个,串联形成熊山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品牌矩阵,合纵连横提升党建引领为民服务质效。“家门口”党建把党组织建在“家门口”,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得到显著提升。
宜和社区宜和佳苑“近邻”党建市级高品质基层党建点提升打造情况。吴信通 摄
突出“利民”,服务直达“家门口”。推进新时代基层治理既要“守正”,又要“创新”,需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和服务质量,确保基层治理始终与时代发展和群众需要同频共振。熊山街道聚焦群众方便来、愿意来、还想来,聚力“家门口”暖心服务,聚集千家万户幸福生活。建强阵地,实施社区场所“达标升级工程”“城市暖心工程”,配套建设公益课堂、暖蜂驿站、吃茶话事点、零工市场、长者食堂等功能区,让全龄兼顾、代际共融的“一刻钟”便民服务推门可见、触手可及。近年来,帮助5个社区争取办公场所800余平方米,建成“党群+”邻里中心12个。优化机制,深化在职党员进社区“双报到”机制,与辖区106家共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服务模式,党员就近认领人居环境整治、矛盾调处、医疗保健等事项30余项,孵化各类志愿服务队伍20余支,以“派单化推进、清单化跟踪、积分化评价”形成志愿服务活动闭环管理。今年来,受益群众超3万人次。创新载体,紧盯群众个性化需求,投入超110万元建立城市社区网格化综合治理指挥中心,开发“民意马上听、民困马上办”手机端信息采集反馈系统,辅以网格E通、小微权力监督群等纠纷受理渠道,年受理群众各类诉求1100余件,确保小事不出网格、矛盾纠纷不出社区。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表现,“家门口”党建引领服务直达“家门口”,便是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开拓服务功能的生动写照,切实把民生实事办进群众心坎里。
老年人在熊山街道飞凤山社区新办公场所阅览室看书。吴秀娟 摄
突出“重民”,力量集聚“家门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拓宽基层各类组织和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2023年以来,熊山街道整合党建、综治、创城、健康服务、警务、城市管理等10余项网格服务事项为“全科网格”,统筹社区民警、家庭医生、法律特派员、平安指导员、网格员、业委会、物业、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力量,组建专兼结合的社区治理队伍15支,壮大社区基层治理骨干力量。积极对接辖区熹延传媒等各类培训机构、社区能人、社会公益组织组建“近邻”人才库,以“社区搭台,机构、人才唱戏”模式,累计开展组团式、项目式、订单式“近邻”公益活动200余期,点亮群众微心愿600余个。健全完善奖惩机制,组织开展“好婆婆”“好市民”“美丽庭院”等评比活动10余次,以正向激励为基层治理注入持久动力。同时,借助居民议事长廊、邻里意见箱、《居(村)规民约》以及“邻里议事日”“茶话会”等活动,为群众提供共商共议平台,共收集民生项目意见150余个,完成充电桩、老旧小区改造等80余项基础设施改造。“家门口”党建以党建引领统筹各方力量,抓“千条线”为“一股绳”,初步构建“自治、法治、德治、共治、善治‘五治一体’”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大大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
熊山街道宜和社区联合政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政和县民政局、政和县向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 守护童心 向暖花开 ”14天传统文化之旅活动。孙平洁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