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厝壳”民居展 讲述古厝背后的故事

福建日报 记者 游庆辉  2024-02-07 17:27


日前,福州“洋厝壳”民居专题展在福州三坊七巷安民巷44号开展,春节期间将为游客带来独具福州特色的“年味”和乡愁。此次展览以文献、三维动画以及3D打印模型的形式呈现,展现出口岸贸易与乡土文化交融下福州乡村出现的极具地域特色的中西合璧“洋厝壳”民居。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据了解,自福州开辟五口通商,福州民居主动学习、吸纳西方建造技术,促成了福州近代传统建筑的文化转型。在福州城区及乡郊,几乎同时出现了一类“土洋融糅”的建筑形式,建筑外围砖墙往往呈现拱券门窗、西式女儿墙的“洋门脸”,内部结构却仍然保留传统木结构特点,以砖包木,这种形式即为福州方言所称“砖包”或“洋厝壳”。


“洋厝壳”民居展一方面通过“林浦炽”大厝、马厂街忠庐、阳岐颜子俊大厝等“洋厝壳”民居典型案例,讲述古厝背后的家族故事,同时也揭示清末至民国时期福州口岸贸易、西式女学以及爱国华侨对福州传统民居转型产生的影响。


“洋厝壳”展将福州方言中出现的近代建筑术语,借助数字艺术方式进行科普性呈现,让近代福州极具地域特色的“洋厝壳”民居重新走进公众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