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街蝶变 再续芳华

福建日报 记者 游庆辉  2024-01-03 18:05


临沙溪,居城心,在三明市沙县区东面沿沙溪河边缘地带,与七峰叠翠风景区隔河对望的东门古街,经过两年多的活态保护和更新改造,于2023年12月7日重新开街。东门古街与闹市区相连,总面积约21.77公顷。这是沙县最老的街区,至今保持着两路九巷的格局,内有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不可移动文物、31处历史建筑,其中有东南沿海最大且保存完好的明代城隍庙、始建于唐朝的宝严寺。2017年3月20日,沙县东门片区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这是三明市第一个入选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通讯员 许琰 摄影报道


随着时间流逝,东门街区商业、居住、公共服务等功能日渐退化和萎缩,街区房屋破旧,市政管网设施老化。2020年4月5日,省政府批准沙县东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21年,东门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启动。这是改造前的东门古街。


改造过程中,沙县区坚持“修旧如旧”的理念,根据东大路两旁民居的实际损坏情况,制定了“织补”“修缮”“立面改造”三种方式对房屋进行改造,力求最大限度保持原有历史风貌。


古街改造拉开了一场跨时空的文化碰撞,现代业态的融合,则注入发展活力。


古街一角。历史和现代在这里交错,市井味道和时尚元素在这里碰撞。


两路九巷的格局中,幽深窄长的文曲巷,最让游客感受古街魅力。


静默于城市一隅的老街巷,在华丽蝶变中以更年轻的姿态,重新回归虬城百姓的生活。


小巷深处,充斥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古街西边拐角处,危墙扶正复活,一堵高8米的封火墙修旧如旧。


“人文沙邑英才荟萃”浮雕长廊,记录了沙县从古至今的杰出代表。


游客在古街寻味当地小吃。


休息亭中,游客打卡留下对古街巷坊的记忆。


古厝隔绝了所有的喧嚣,给学画的孩子一方小天地。


未改造完的巷子,工人们如火如荼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