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造纸 宁化玉扣纸再现生机

福建日报 记者 林辉  2023-04-18 17:41


4月雨季到来,毛竹进入生长旺季。位于福建省宁化县治平畲族乡湖背角村圆坑的玉扣纸制作工艺传承所,工人们开始忙碌起来,选料、踏料、造纸、焙纸,再现宁化玉扣纸古法制作工艺。治平畲族乡地处闽赣两省三县交界处,为三明市最大的毛竹之乡,是宁化玉扣纸的生产基地。图为工人砍下嫩竹后,削去青皮。福建日报记者 林辉 通讯员 张凌波 黄尉峰 摄影报道


工人砍下嫩竹,削去青皮,用刀破成竹片,扎成一捆捆,再散上石灰粉。


先将竹片浸泡在石灰水池塘中,等竹片糜烂后,再放入清水池中清洗,就成了造纸原料——竹麻。


剥竹麻,剥去竹皮。


碓竹蔴,炼成纸浆。


抄纸师傅合力操纵木框,将木框平铺在水面上,左右荡漾一下迅速取出,框内竹帘便附着了一层白色纸浆。


抄纸师傅配合默契,转身将竹帘倒扣在木板上。轻轻揭起帘子,便分离出一张湿纸。


焙纸,将湿纸贴在焙壁上焙干。


焙好的纸叠放在一起。玉扣纸作为宁化传统手工造纸,纸质细嫩柔软,色泽洁白如玉,“扣”则为计量单位,等于现行的“刀”,因此而得名。


治平玉扣纸沿用东汉蔡伦的造纸术,制作工序达28道之多,制成的纸厚薄均匀、韧性好、拉力强。2019年3月,玉扣纸制作工艺被列入省级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细嫩柔软、吸水性强的玉扣纸,是经书、族谱、县志的首选用纸。当地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不断加大畲乡造纸特色产品研发力度,将艺术与纸文化有机融合,开发新产品,进一步拓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