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
标题图
(一线观察)“双减”政策深度推进呼唤新学习质量观
2023-04-09 14:49 新福建 原创

自“双减”政策颁布实施以来,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进行了广泛宣传、整体布局和深度推进,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但也有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表示担忧:减轻学业负担会降低学生练习的数量和难度,减轻校外学科培训会失去“校内不足校外补”的机会,中高考升学压力没减,学习质量下降了怎么办?这种担忧既源自中高考导致的教育内卷和焦虑,也源自于对传统学习质量观的惯性认知。

“双减”政策旨在促进教育公平、优化人才培育、缓解教育内卷和社会焦虑,是影响深远的国计民生工程,其深度推进呼唤新的学习质量观。所谓学习质量观,通俗地说,就是评价学习好坏的标准,即评什么、怎么评、怎么看待评价的结果。传统的学习质量评价更看重考试成绩,甚至几乎只看学科成绩。新学习质量观,指向人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持续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新学习质量观包括知识技能的理解性。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是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新学习质量观要求改变简单重复、机械训练等学习方式,注重通过情境创设、意义关联等方式建构知识,将所学知识技能内化为学习者深刻理解、灵活运用的知识。“双减”政策深度推进后,全国中考更加注重试题情境设计,减少了背记内容的考查,体现知识理解的重要性。

其二,新学习质量观包括学科价值的认同性。前几年,高考后一些学生在校园内集体撕书,“庆祝”解放。学生长期高强度地学习生活,承受巨大压力,其行为不难理解。但这需要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即学生缺少对学习、学科的价值认同。新学习质量观必须考虑对学科、对知识的价值认同,培育学生的学科兴趣。

其三,新学习质量观包括学业发展的全面性。学习“跛脚”现象是一种常见现象,也是多元智能的现实表现之一。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应致力于促进学生均衡发展。传统学习质量观下,一些老师为了自己任教学科成绩提升,会大量挤占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时间和精力,这种行为并不可取。教师要做好自己任教学科的教学,也要基于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可以均衡安排学习时间和精力。

其四,新学习质量观包括身心发展的健康性。身心健康是学习工作的基础,也是持续发展的前提。学业压力长期过大,学习成绩竞争激烈,中高考引发的焦虑等,都极有可能导致学生心理失衡、失调,进而影响身心健康。新学习质量观必须跳出考试成绩、跳出学科,为学生营造轻松活泼、人际友善的学习氛围,并及时排解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其五,新学习质量观包括未来发展的长效性。传统学习质量过于关注对以往学习结果的评价,新学习质量观要关照学生后续学科学习和终身发展,加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育。具体而言,要强化进入高学段学习的学科思想方法,要增强主动探究未知的兴趣和能力,要形成开阔的眼界并保持对新事物的兴趣,要提升自我评价和改进的意识和能力。

简言之,新学习质量观,要从重知识技能发展向重素养发展转变,从重当下发展水平向重未来发展可能转变。它不是对传统学习质量观的否定,而是拓展和深化。建立新学习质量观,不再仅仅盯着成绩排名,不再仅仅盯着录取,教育焦虑才会适当缓解。

(作者单位: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