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一天,
“岩凰”能像展翅高飞的凤凰一样,
在茶叶的天空自由翱翔。
来自济南的“95后”甜妹张唯佳在2024年福建岩凰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全国经销商大会上畅言。
作为岩凰“自己人”的一份子,她那富有感染力的话语中洋溢着朝气。这是自信,也是对岩凰的由衷认同。
2024年福建岩凰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全国经销商大会现场
在品牌林立、高手云集的武夷山,创办于2018年的岩凰茶业,短短6年里,在全国21省开了150多家门店。
傲娇成绩的背后,是创始人陈育生的热爱与执着。
“出走”十年 归来落定武夷
陈育生尽管看起来有点“嫩”,阅历却不“年轻”。
他出生在安溪感德一个制茶世家。这里是铁观音的核心产区之一。不论生活,还是生计,人们都与这枚树叶形影不离。
和许多生于长于茶乡的孩子一样,关于茶的香气与滋味记忆,仿佛与生俱来。毫无例外,他跟循着父辈、祖辈们的足迹,种茶、制茶,走南闯北,把茶卖到各地。
岩凰茶业创始人陈育生讲述品牌故事
过去十年里,他走过23省(市、自治区)的数百城。看遍品牌起落,感知茶市冷暖。他深知:“如同茶树有根才能活,做茶品牌也得有‘根’才行。只有做一个根植原产地、品质地道的茶品牌,才能细水长流,‘香’守一生,走得比别人更远、更久。”
丹山碧水间,岩岩有茶,无岩不茶。峰岩坑涧,奇种名丛,皆有来历。
当他一次次踏入这片山水、探寻岩骨花香时,就被疯狂“种草”了。山场的气息,精湛的工艺,美妙的“岩韵”,多变的风味,还有“双世遗”及双茶类(乌龙茶和红茶)发源地的深厚文化土壤,让他下定决心:留下来,扎下根。
峰岩坑涧,奇种名丛,皆有来历
从最初的出差,到后来茶季驻点,再到如今安家落户,只为做好一杯地道的武夷茶。
他相信,离武夷越近,离心也越近。
工艺自信,让产品闪闪发亮
他扎根武夷,其实一种传承。有着“武夷岩茶第一村”之称的天心村,村民的祖籍大多为闽南地区。
史上,闽南、闽北乌龙茶制茶技艺的交流与融合,也是联系甚密。“溪茶遂仿岩茶样,先炒后焙不争差。”(释超全《安溪茶歌》)“近时制法重清漳,漳芽漳片标名异。”(释超全《武夷茶歌》)
从小就跟着长辈采茶做茶的陈育生,对茶叶仿佛有天然的悟性。他认为,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潮州凤凰单丛、台湾冻顶乌龙,虽风格不一,加工原理却大同小异。
武夷山“岩韵”摩崖石刻
在长年累月的制茶工艺探索与茶叶生产实践中,他注意到:铁观音以兰香“音韵”见长,岩茶以“岩韵”著称,若将这一南一北的制作工艺恰到好处地融起来,岩茶的花香就会更显著。
因此,“地道花香”是岩凰产品系列立的最鲜明的flag,也是满满的工艺“自信”。兰花香、桂花香、栀子花香……品赏时,如入花丛,芳气沁人。
此次经销商大会上发布的“儒家五常”,配齐了五大高香型乌龙茶品种,乃茶科技与茶文创的融合之作。
“儒家五常”集结了5款高香型茶树良种
该系列茶品集结了瑞香、春兰、丹桂等3个国家级茶树良种,及春闺(归)、九龙袍2个省级茶树良种。这些良种是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原所长陈荣冰研究员耗费20多年选育的成果,藉由馥郁、细腻、显著、持久、多变的花香,展现岩茶香气的万千风情。
大会现场,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原所长陈荣冰研究员分享武夷茶史
“这一新品系列不只是为了推向市场,而是向陈所长为改良选育茶树良种所作的贡献致敬。”陈育生说。
凭借产品突出的个性与过硬的品质,近三年来,岩凰的人气爆款频出。
“母丛红袍”,光听名字就很吸引人。原料系九龙窠大红袍母树扦插繁育,“血统”纯正,品质风格与母树一脉相承。
清新的草木香,醇厚甘爽的滋味,硬核“圈粉”。还有,“正丛稀牛”牛栏坑肉桂、“头马”马头岩肉桂等品,济南茶博会首秀就被订购一空。
十足底气 都是“自己人”给的!
爆款的流量密码何在?
“原料要好,工艺要好,复购要好。”他说,“其实,就是品质要好。好品质,是通往世界的任意门,是打开市场的金钥匙,是建立情谊的通行证。”
以茶会友,以情联结,陈育生构建了一个有广度、有温度的“朋友圈”。他亲昵地称他们为“家己郎”(闽南话音译,即“自己人”),浓浓的人情味。
岩凰的“自己人”走访岩骨花香漫游道
“岩凰的底气,都是‘自己人’给的。”陈育生说,这些“自己人”都是各地从事茶业十年以上的老茶人。他们和陈育生一样,都是对茶有坚守、有追求者。有些即使很年轻,像张唯佳,满怀热爱,热气洋溢。她千里迢迢来武夷山,却没把自己当外人,接待、布置、泡茶、拍照等等全都张罗,反客为“主”。
甜妹张唯佳反客为“主”,在大会现场当茶艺师
“武夷的山、水、茶,岩凰的真、善、美,是我们与岩凰双向奔赴的最大动力。”西安“自己人”刘诗芸说。
“家人”团聚,其乐融融。大会现场,茶香与温情交织在一起,消融了严冬的阴寒。
“怀有‘野心’,才能走得更远。保持敬畏心,才能走得更稳。”沉浸在欢声笑语里,陈育生端起茶杯向“自己人”们致意,语气很坚定,笑容很治愈。
岩凰茶业的“自己人”们在大红袍母树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