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10月11日讯(记者 康泽辉 吴舒远)9月,随着全国科普日活动的深入开展,集美区灌口镇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热潮。
以“智惠乡村•非遗共融”为主题的集美区灌口镇乡村科普文化节,旨在通过科学知识的普及与非遗文化的传承展示,激发灌口居民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文化自信与乡村文明建设。
活动在集美区科协的指导下,由灌口镇政府主办,海峡导报社承办,共同打造了一场集教育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科普盛宴,让科技之光与非遗之美在乡村交相辉映,共同助力灌口镇乡村振兴。
不仅注重活动的系列延续性,活动还精心设置了一个科普主阵地和多个科普分会场活动,通过中草药科普、食品安全科普、应急救援科普等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到灌口的每一个角落,让科学的光芒照亮乡村的每一处角落。
科普教育基地探访,点燃科学热情
作为本次科普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灌口镇组织了一系列探访科普教育基地的活动,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和亲子家庭参与。从航天科技展览馆到正新(厦门)汽车国际文化中心,再到中海航厦门无人机培训基地和厦门塔斯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每一处科普基地都成为了居民们探索科学的乐园。
在航天科技展览馆,孩子们近距离观摩了各类卫星火箭实物与模型,通过VR模拟体验了航天场景,深入了解了航天系统和测控历史,感受了航天文化的魅力。参与活动的家长陈先生表示:“这样的活动让孩子对航天科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回来后一直和我讨论学到的知识,还说要成为一名宇航员。”
在正新(厦门)汽车国际文化中心,孩子们不仅了解了轮胎的发展历程,还与各种各样的轮胎进行了亲密互动,探索了汽车文化的奥秘。通过实地参观和亲身体验,孩子们对轮胎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对汽车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中海航厦门无人机培训基地则让孩子们有机会掌握无人机飞行原理与操作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科学精神。在无人机飞行体验环节,孩子们兴奋地操控着无人机,感受科技带来的乐趣和挑战。
厦门塔斯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科普教育基地则让孩子们体验了种植铁皮石斛的过程,近距离感受了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孩子们在种植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还体会到了生命的奇妙和大自然的神奇。
科普讲座进社区,普及科学知识
除了探访科普教育基地外,灌口镇还举办了一系列科普讲座进社区活动,将科学知识送到居民家门口。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居民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涵盖了中草药辨识、食品安全、应急救援、天文观测、无人机操控等多个领域。
厦门医学院中药学专业鲍红娟副教授在多个社区举办了闽南常见常用中草药辨识及应用讲座,她详细介绍了闽南地区常见的中草药及其功效,教居民们如何辨识和应用这些中草药。居民们纷纷表示,这样的讲座让他们对中草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会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
来自台湾的科普讲师汪勋武则在多个社区举办了食品安全科普讲座,他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用的方法,教居民们如何辨识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问题,并进行清洁处理。他的讲座不仅让居民们学到了食品安全知识,还提高了他们的健康饮食意识。
福建省天文学会成员张烊则带来了太阳观测与观赏讲座,他介绍了太阳的基本结构、观测手段以及太阳对人类的影响。通过讲座,社区的孩子们对太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学会了如何观测和欣赏太阳。
集美区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资王金宝则带来了常见伤害处理与急救讲座,他详细讲解了创伤出血的处理、气道梗阻、癫痫发作等应急处理和急救措施。通过讲座和实操演练,居民们掌握了基本的急救技能,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东辉村东辉小学等地,厦门小飞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董柏光副总经理等,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无人机操作科普”讲座,并带领他们现场体验了无人机操控。这场讲座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对科技的兴趣和热情,还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科技实践机会。
居民和学生收获满满,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参与本次科普文化节活动,居民们和学生们都收获满满。他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和非遗文化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科学素养和文化自信。
参与活动的王女士表示:“这样的活动对孩子来说非常有意义,不仅让他们学到了知识,还激发了他们对科学和传统文化的兴趣。我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持续举办下去,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灌口镇工作人员表示,本次科普文化节活动不仅提升了乡村居民的科学素养和文化自信,还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热情和对传统文化的关注。通过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科普活动和非遗文化展示,灌口镇成功搭建了一个集教育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平台,让科技之光与非遗之美在乡村交相辉映。
据悉,未来,灌口镇将继续举办类似的科普活动和非遗文化展示活动,进一步推动科普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乡村振兴书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