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问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近日,为深入践行大食物观,厦门市粮食行业协会党支部的“引粮入厦”党员服务队走进我省粮食主产区建宁县,开展“践初心·担使命·守粮安·话发展”主题党日活动,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建“党建链”,串起“产业链”,提升“协作链”,助力乡村振兴,为引粮入厦提供保障,着力开创粮食产销协作互促共赢新局面。
5月24日至26日,厦门市粮食行业协会党支部一行来到建宁县,深入建宁县华谷高科有限公司、粮食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现代农业(种子)产业园、山水润粮油加工有限公司等粮食产业上下游企业开展党建联建活动,同时了解建宁县县情和建宁(闽赣)国际陆港项目建设情况。
建宁县地处闽赣边界、武夷山麓中段,福建“母亲河”闽江发源于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建宁县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很好的先天条件。建宁县委常委、副县长王森介绍,一直以来,建宁大力发展莲子、种子、桃子、梨子、无患子“五子”特色产业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如今,以“五子”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百亿元。
“建宁县多维度推进制种基地高标准农田及核心示范基地建设,粮食供给侧潜力足,同时用能成本低,希望两地继续深化产业链条的产销协作,进一步打通两地粮食产业发展合作的链条。”王森表示,建宁县是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去年,建宁县以杂交水稻制种为主导创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五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水稻制种已成为建宁县最亮眼的产业名片之一。“40多年来,建宁县已累计生产种子5亿公斤,满足5亿亩粮食生产大田的用种,作为国家级制种超级大县,建宁县肩负着保障种源自主可控的重要使命。”
“种业是‘现代农业芯片’,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也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实基础。厦门正在打造两岸种业‘硅谷’,希望两地发挥各自优势,共建‘党建链’,赋能‘产业链’,助力粮食行业全链条现代化转型升级,深入践行大食物观。”厦门象屿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厦门市粮食行业协会会长邓启东表示,厦门市粮食行业协会将积极发挥行业桥梁作用,从基地、人才、平台到市场深化等方面发挥厦门粮食产业优势,加强与红色建宁的协作。据悉,厦门市粮食行业协会现有会员企业130多家,包括象屿集团、夏商粮食、中粮海嘉等龙头企业。
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2021年,厦门市粮食行业协会“兼合式”党支部推动形成贯通的党建工作组织链,积极探索推动党建聚“链”成合力,组建厦门首支聚焦粮食安全保障的党员服务队,推动链上党建“走出去”。中粮集团(福建)区域协同平台办公室秘书长、厦门市粮食行业协会党支部书记庄恭曦告诉记者,在这支特殊服务队的努力下,厦门市粮食行业协会与黑龙江、福建、内蒙古等省区市的十多个粮食主产区互联,开展共建及协作,共同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助力乡村振兴,保障厦门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