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圆 通讯员 卢和萍
不久前,国内化纤行业头部互联网平台——化纤邦将总部迁入集美。化纤邦品牌背后的福建纤链科技有限公司,正是由集美产业投资基金参股子基金——国贸产业基金投资引入,该基金由国兴投资管理。
化纤邦成立于2014年,是面向中小企业构建化纤产业数字化运营平台,主要为化纤行业中小企业提供撮合交易、代采代销、供应链金融等服务。2022年,化纤邦成功获得厦门国贸产业基金C轮投资,基金投资金额超过5000万元。今后,依托其行业信息数据与线上交易平台,并结合国贸股份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资源渠道优势,双方将共同服务纺织产业,持续向聚酯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在集美区政府和投资基金的帮助下,我们的第一条示范产业即将在集美区安仁产业园进行投放。”福建纤链科技有限公司CEO、B2B平台化纤邦创始人方君方欣喜地表示,无论是从结合当地人才优势组建团队,还是在选择办公场所、与当地税务部门沟通方面,都在集美区感受到了“超乎想象”的服务。
化纤邦集团的海外事业部目前也已经落户集美。“作为一个民营企业,能够在厦门得到这样的关怀,让我对未来充满期待。就像我们内部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到集美 一起美’。”方君方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优化产业投资基金功能。作为厦门市首个区级产业引导基金,集美区产业投资基金自2015年4月设立以来,通过统筹发挥财政资金对金融资源的撬动作用,持续吸引优质资本推动行业升级。截至2023年12月,集美区产业投资基金已投资设立子基金32支,基金规模近634亿,居福建省各区县第一。其合作机构涵盖全国社保基金、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国家级引导基金,鼎晖、博裕、源峰等国内外头部投资机构,以及海尔、中交、国贸等世界500强企业。
作为集美打造的金融产业链服务平台,由集美产业投资基金运营管理的杏林湾基金聚集区“吸金”能力备受瞩目,成为吸引优质企业、驱动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去年5月,杏林湾基金聚集区登上“2022年中国最具特色基金小镇TOP10”榜单,成为福建省唯一上榜的基金小镇。
“集美区把与基金对接、谈判中收集到的市场需求、行业痛点纳入顶层设计中,切实做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紧密结合。”集美产业投资集团总经理助理马亮介绍说,未来,产业投资基金的布局将更倾向于会多投一些天使基金,创业基金,引导更多基金“投早投小”,进一步增强对社会资本的撬动效应,吸引更多股权类投资企业落户集美,以市场化的敏锐触角形成强劲的“磁石效应”。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杏林湾基金聚集区基金数量已达到970家,基金管理规模超2043亿元。
以“基金+基地”模式为依托,集美区充分发挥金融资本“蓄水池”和“动力核”作用,驱动基金助力企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双轮”前进。如今,集美建立起了“基金招商、产业布局、专业化服务”的招商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基金“立体招商”新模式。
日新月异的工业园区、落地生根的重大项目、高技术含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放眼集美,产业发展春潮澎湃。今年春节前,集美区委区政府召开在集央企和金融机构座谈会,推介《集美投资项目机会清单》,以具体项目为媒介,促成项目方和资金方的良性互动与合作。集美区相关领导表示,今年杏林湾基金聚集区基金管理规模将力争突破2500亿元,此外,集美区还正在谋划成立“高质量发展基金”,探索区产业投资基金跨区域合作投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