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明市教育系统持续深入推进主题教育,广泛开展“我为师生群众办实事”活动,聆听广大师生群众心声,着力解决好师生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体现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上。
建宁县:主题教育“事上见”,为师生群众办实事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建宁县教育系统从中打开思路、寻找方法、汲取力量,把“我为师生群众办实事”等作为重要任务,让主题教育不仅“纸上学”,更要“事上见”。
县教育局机关党支部主动作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9月25日,局办公室接到群众咨询电话,本地52家商户为被某公司承包的学校食堂提供配送供货服务,200余万元货款未及时支付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得知情况后,局机关党委第一时间安排相关股室与该承包公司总部取得联系。经过6次艰难的沟通协商,10月20日,该公司把涉纠金额一次性全部支付给所有商户,一场矛盾纠纷得以化解。
建宁县教师进修学校围绕“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立足“一个中心、两个目标、三个基本点、四个专家指导团队”,制定实施建宁县中小学教师“丰羽”工程,包括新教师“雏鹰行动”三年成长、 骨干教师“展翅”能力提升、名优教师“领雁”引领、老教师“鹤鸣”计划等,极大丰富了全县中小学教师能力提升途径。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学校下沉一线指导200余人次,培训教师1600余人次,全面促进校长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为建宁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宁化县:以各项有效举措,为师生群众解难题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宁化县教育系统积极投入、精心组织,深入开展“我为师生群众办实事”活动,以切实有效举措回应民众呼声,用心用情解决师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针对学校农村学生人数较多现象,滨江实验中学党总支聚焦学生周末往返家校安全问题,主动对接宁化闽运公司,适时开通方田、济村、安乐、河龙四个乡镇的“周末校园直通车”,让“学子归家零距离”,温暖了学生的归家之路,让四个乡镇800余名群众百姓真正受益。
大部分城南小学的学生是工业园区工人子女。针对家长周末需要上班的学生以及留守儿童群体,城南小学党支部积极响应群众的呼声,组织开展周末托管服务,设立40个周末托管班,开设硬笔书法、足球、围棋等11门学生喜爱的课程,让学生在课后服务中体验快乐,收获成长也为966个学生家庭解决后顾之忧。
三明市实验小学:锚定痛点,化解局部“爆发性”交通流
三明市实验小学周围道路狭窄,交通复杂。每逢上下学高峰,校园内外易形成局部的“爆发性”交通流,出现拥堵情况,给师生、家长人身安全带来较大隐患。
近日,学校安全科把学校党总支关切的重大问题贯穿其中,多次在学校周边进行调查,收集学校周边安全问题,最终梳理形成“学生上下学期间在校门口逗留嬉戏”“家长乘骑电动车时学生未佩戴安全头盔或超载”“上下学高峰期车辆不规范停车造成交通拥堵”等三大主要问题。
安全科积极响应学校党总支的工作部署要求,锚定“抓痛点,解问题”这一宗旨,与学校党建办共同商议,制定“党员护学岗”方案,带着“问题”、带着“方案”、带着“方法”、带着“服务”开展工作,以实际行动展现“我是党员,向我看齐”的党员风采,为师生平安快乐上放学保驾护航。
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践行“三心”育人使命
为发挥党员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坚守特教初心,践行“三心”育人使命,10月14日,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点亮星灯”志愿服务队在党员教师带领下前往三明市儿童福利院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赵丽琴老师带来体育课《勇敢骑兵》,通过引导孩子们对解放军产生浓厚的兴趣,再根据孩子实际情况,用投掷和拦截的游戏让孩子们感受进攻和防守,发展投掷能力和向上跳等下肢力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会规则的重要性。
张虹老师带来音乐课《勇气大爆发》,活动中,孩子们积极踊跃参与互动,认真模仿着张老师的各种动作,在寓教于乐中收获了知识和快乐。
送教上门是特殊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明特校通过建立党员送教结对机制,做到党员干部在送教活动中当先锋、打头阵,真正实现常态化开展送教上门工作,为特殊儿童提供更为适切的教育康复服务。
永安三中高中校: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为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永安三中高中校以为师生服务为宗旨,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10月29日,总投资约130万元的高压增容和低压线路改造两项工程顺利完工,并同步投入使用,学校用电需求得到根本解决。
本次改造工程改变了原有高低压线路反复穿过大坝的状况,减少安全隐患,提高用电安全稳定性,更好满足教室空调用电需求,为学校今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这是学校继更换班级触控一体机和课桌椅、更新优化校内自来水管网、为所有教学班级安装空调之后的又一重要举措,更大程度满足社会和家长对优质办学的需求,充分体现了“学生进步,教师幸福”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