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11月1日(记者 陈素婷 通讯员 洪薇)10月31日下午,以“共建共赢、协作创新”为主题的“2023厦门大学科技成果直通车思明专场”活动,在厦门第一广场举行,来自政府、高校、企业的100多位嘉宾齐聚,在第四个“厦门企业家日”到来之际,共同见证了思明区产学研合作平台的搭建。
这是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技成果盛宴;是政校企产学研协作创新的一次成功落地;更是一场企业家们沟通交流、合作共赢的行业盛会。
会上,思明区工商联、思明区科信局、厦门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三方强强联合,共同签署思明区产学研合作服务框架协议,这意味着思明区产学研平台的正式搭建。
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降低研发成本,促进人才培养和人才流动,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更在于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为更好地服务思明区各科技企业的创新发展,推动政校企产学研协作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思明区工商联、思明区科信局、厦门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三方建立产学研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努力实现“校企合作、产学共赢”。
产学研合作平台的搭建,将充分发挥厦门大学学科优势、科研优势,推动政校企产学研协作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思明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满足思明区产业需求。
思明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金季昆在致辞中称:“当前,厦门市正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引领工程,本次活动的主题与厦门市未来发展规划高度契合,正当其时。”
思明区是厦门市的中心城区,科教资源丰富,拥有众多致力于科技创新的优秀民营企业,软件信息产业规模占全市比重近六成,是厦门市推进科技创新的“首善之区”。金季昆称,近年来,思明区与厦门大学共建,陆续成立了中国技术交易所海丝中心和思明区元宇宙暨数字影视产业园,这些举措是政校企协作的典范,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通过这些平台,不断创新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架起有效沟通的桥梁,促进深度融合,实现多方共赢。
厦门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常务副主任沈小平称,签约仪式后,通过三方的共同努力,希望在促进校内外资源的紧密融合、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以及深入开展产学研协作相关工作中取得进展,提升思明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助力打造区域创新中心。
此次活动由思明区工商联、思明区科信局、厦门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共同主办,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嘉庚高新技术研究院、中技所海丝中心承办。思明区产学研合作签约之外,会上还进行了厦门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情况介绍、思明区科信局政策推介、厦门大学优选成果发布等重要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