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平潭综合实验区
标题图
平潭一中入选首批省级“智慧校园试点校”
2023-09-26 10:35 平潭时报

聚焦智慧教育 赋能师生成长

学生在智能化教室里上课。

通过精品录播教室、常态化录播教室,让在不同地方的师生也能接收相关知识,真正实现“天涯共此时”;点开电子班牌,学生可随时查看每日课程表、课程名称、课程时间、授课教师信息等,这些数据会同步输入电子班牌信息管理发布系统;在校本活动中,学生能在平潭一中科技创新与实践中心的多个工作室里边学边“玩”……在平潭一中校园里,智能化“黑科技”随处可见,“智慧校园”建设成效凸显。

近年来,平潭一中以“智慧”赋能,利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扎实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塑造教育新形态。前不久,平潭一中成功入选首批省级“智慧校园试点校”。

打破传统教学与科技相结合

18日,在精品录播室,八年级(18)班学生站在讲台前,通过希沃互动平台和奥威亚直播录播平台进行辨别鱼类闯关小游戏,这也是八年级生物教师陈璐上课时的场景。

基于希沃互动平台,在这堂课中,陈璐开展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通过奥威亚平台将这堂课录制下来,便于课后教学反思,作为学生过程性评价与个性化教学依据。

“过去,我们一直是板书和传统课件的教学形式,自从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后,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效率。”陈璐对智慧课堂的便利性有深刻体会,“从那以后,我就开始琢磨怎么结合生物学科教学实际,利用智慧课堂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生物知识变得更加直观。”

在感受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带来的便利后,越来越多教师开始思考如何结合学科特点,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智慧教学模式。通过教师队伍的不断积累优化,智慧课堂的应用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学校教学质量大幅提高。据了解,目前平潭一中正在探索一条“智教+慧学”的智慧课堂1235教学新模式,通过微课、资源、大数据等新技术融合,驱动智教和慧学两个导向的教与学活动。

据平潭一中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陈小兵介绍,学校借着“省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试点校”契机,稳步推进平台常态化建设与应用工作,让校内教师熟悉利用平台资源,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并积极引导教师参与精品课遴选活动。“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中心为学校精品课的制作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这些正是我们大胆创新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有效建设与应用模式的新探索。”

善用技术助力师生更好成长

建设“智慧校园”改变的不仅仅是课堂教学,还有为师生分别搭建的智慧研修新生态和学习分享教育教学知识的平台。

18日10时,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陈颖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和希沃信鸽平台,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们开展线上教研和集备活动。“学校为每个教师开通了账号,创建了26个初、高中教研组,新建了7个校本资源文件夹,方便每个教师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集备、共享资源和听课评课活动,帮助教师成长。”陈颖说。

除了能与本校教师一同开展教研活动外,教师们还能在线上与南安成功中学、长乐五中、福安二中等多所学校教师开展教研活动。不少教师表示,能与各地教师一起教研,既实现了资源共享,也开拓了他们的视野。

在3D打印工作室,学生们正在图纸上绘制立体实物,运用电脑建模软件导入设计模型,等待3D打印机的运作;在机器人工作室,学生们与机器人互动后又投入新一轮的编程和组装中……这些都是平潭一中科技创新与实践中心校本活动中的一幕。

已在北京邮电大学就读的林亦旸,因为算法与编程工作室而选择人工智能专业。“高中时,在平潭一中学习人工智能的经历丰富了我的知识,为我现在的大学专业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人工智能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我将在这条道路上继续探索。”林亦旸说。

从无到有大力建设“智慧校园”

其实,平潭一中“智慧校园”的建设要追溯到刚搬入新校区时期。

在平潭一中工作了30年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中心办公室主任游松,一路见证了学校建设“智慧校园”的过程。“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学校想跟随时代脚步,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就开启了‘平潭一中特色智慧校园’之路的第一阶段。”游松说,在建设初期,他们借鉴省内外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先进做法,再分析、厘清自身信息化的软硬件差距,从而制定设备设施建设线路图。同时,学校从实际出发,扎实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利用新技术拓展学校教与学的边界,塑造教育新形态。

从最初的迷茫探索到如今小有成效,平潭一中“智慧校园”建设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最初引进智慧课堂时,大多数老教师的观念难以转变,他们习惯了一支粉笔讲遍课本知识的传统授课模式,一时难以适应使用信息化设备授课。因此,学校就在每个教研组推选一名熟悉信息化工作的年轻教师,帮助老教师快速熟悉智慧平台。

通过年轻老师的帮助,如今老教师们对使用智慧平台已得心应手。“为了将先进的教育装备和教育数字化理念引进校园,坚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道路,我们还组织多名教师参加了第81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第一期教育数字化转型专项培训班等活动。”游松说。

从2021年被团中央认定为“小平科技创新工作室”授牌单位,到入选2022年“福建省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试点校”,再到2023年入选首批省级“智慧校园试点校”单位,平潭一中逐渐打造出“一个思路”“两条路径”“三个理念”“‘智教+慧学’的智慧课堂1235教学新模式”的“智慧校园”模式。

游松表示,接下来,他们还将在每两间教室中搭建一个常态化录播室,并建设智慧教室、资源素材库等,助力学校更好建设“智慧校园”。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