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4月15日讯(通讯员 柯少如 郑丽红)机械穿梭田地间,遍地新秧绿满田。眼下正值早稻插秧好时节,古雷开发区第一批早稻秧苗栽插工作已陆续展开,田间地头,到处都是一片春耕忙碌景象。
为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水稻耕种效率,古雷开发区多措并举,不仅使用全自动水稻育秧流水线,实现工厂化育秧,还准备了插秧机、翻耕机等多种农机,助力农业生产,让村民省时省力。
在古雷镇后姚村,农机手们正熟练地操作着自动化插秧机来回作业,一株株秧苗从苗盘上依次滑落,整齐有序地插进水田,为水田披上一袭绿色的“新衣”,操作过程简单快捷。
“人工插秧的话,每人一天工作量大概在一亩左右,现在采用两台机械设备插秧,一天能完成将近80到90亩地,效率提高了四、五十倍,预计谷雨前可以完成插秧工作。”杜浔镇移山家庭农场负责人陈移山介绍,后续管理好的话,大约今年农历六、七月份可以丰收。
此外,为全力推进优质水稻产业链建设,走好粮食生产“第一步”,古雷开发区农林水局在古雷镇后姚村免费发放秧苗3000盘,可种植面积260亩,并提供育秧器械服务。“以前一亩地要花三四百块钱准备育苗插秧,今年由政府出资,我们不仅可以省下这笔钱,还能得到机械服务,大家都很高兴!”古雷镇后姚村村民黄素香笑着说道。
据了解,今年春耕期间,全区各农资经营单位和新型经营主体共储备种子4.25万斤、农药66吨、化肥4500吨、农业机械100余台,全力以赴保障粮食生产“开门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