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众心、汇众力、聚众智
代表委员们情系“民之关切”
带来这些建议
↓↓↓
全国人大代表李兴湖建议国家相关部委研究完善新能源公交车支持政策,从国家层面给予新能源公交车运营引导性奖励,进而带动地方人民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共同缓解公交企业生存压力,促进城市公交稳定运营和低碳宜居城市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张荣建议:一是加强科研机构的布局。组织一批有学科优势和特色的高校设立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机构,加强组织引导、政策供给和资源保障,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网络。二是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在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设立重大专项,引导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学理性研究,发表学术成果,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矩阵。三是注重国际比较。要拓宽国际视野,在比较研究中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和优势,不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力,积极向世界传播中国式现代化的声音。四是注重成果运用。将中国式现代化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育教学中,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增强“四个自信”,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郭晶晶建议,在全国推广“春蕾安全员”机制,组建一支以检察机关为主导,村(居)妇联主席、儿童主任为主体的“春蕾安全员”队伍,检察、妇联、民政建立线索接收核实、相互移送、及时介入、联动处置、跟踪反馈的协同工作平台,通过流程再造推动深度融合,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及时、全面的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吴洪芹建议,国家相关部门根据部省会商工作相关要求,支持和指导福建省在光电信息、能源电子、菌草、海洋科技、茶科技、白羽肉鸡、疫情防控药物等领域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部省联动项目,促进福建省进一步发挥相关领域的优势,集聚全国创新资源,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福建的智慧和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叶敏建议,加大对社会组织或个人的专业指导与业务培训力度,积极打造志愿者服务品牌,增强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共同守护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
全国政协委员郑家建建议,完善促进来华留学生加深了解中国国情的课程体系建设;开展让来华留学生更深入了解中国的理论研究、教学改革和实践活动;创建中外青年交流互鉴平台,打造品牌活动,让各国青年真听、真看、真感受;通过网络平台、校园活动、校外实践等形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来华留学生深入了解中国。
全国政协委员何明华建议,注重从长效机制构建的角度来推动安宁疗护志愿者队伍建设,政府部门委托群团组织或行业协会牵头,联合医院、社工机构等探索建立志愿者教育培训机制;出台相应的资金保障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导并推动社会资金参与等方式,完善保障志愿者激励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吴敏婕建议,鼓励和引导更多自媒体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密切配合、各取所长,以优质内容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基础,同时进一步完善对外传播机制,加强政策引导支持,深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传播内容,支持多种形式的文化精品出口,推动中华文化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