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3月1日讯(记者 杨珊珊)2月28日,厦门市教育局举行2023年全市教育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厦门教育重点工作。
在加快推进新一轮学校项目建设方面,今年厦门市将推进补短板教育项目120个。其中,计划竣工46个、续建33个、开工41个,新增学位5.9万个,9所普通高中学校及1个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计划于秋季建成投用。
同时,今年还将启动“百校焕新”工程,实施老旧校园更新改造,提升校园空间利用率和环境品质。
厦门市教育局发展规划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厦门大力推动补短扩容工程,学位供给量屡创新高,连续三年学位供给量超过4万个,去年达到8.3万个,为历年之最。今年厦门将继续保持学位的高位供给,将建成46个中小学幼儿园,累计提供学位可达5.9万个。
在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走深走实方面,今年,厦门将牵头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闽西南”区域联盟工作;完善“大思政课”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备课研修、结对共建和交流展示机制;深化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制度,综合落实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肥胖干预措施,提升区域美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举办100场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公益活动,积极创建福建省“学校家庭教育创新区”……
在全面统筹基础教育优质协调发展方面,厦门将实施四大行动:一是学前教育优质普惠提升行动: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重点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力争全市幼儿园公办率达到58%以上,加快形成幼小科学衔接的良好教育生态。二是义务教育提质扩优行动:聚焦以提升质量为本的课堂教学改革,完成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教改基地校省级评估,指导各区进一步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三是区域高中多样化发展行动:深化与中国教育学会、德旺基础教育研究院的合作,推动区属高中创办特色学校,形成优质品牌创建与多样化有特色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四是特殊教育融合发展提升行动:出台厦门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完善从学前至高中阶段的特殊教育办学体系,以现代化信息技术支撑特殊教育优质发展。
此外,在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方面,厦门将全力支持在厦高校“双一流”建设,推动省级职业教育“双高计划”建设,包括推动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升本,围绕“4+4+6”现代产业体系调整设置专业,遴选建设首批市级应用型本科高校高水平专业等举措。
值得关注的还有,今年厦门将持续强化“双减”提质增效,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开展省级义务教育教改实验,全面推行校本作业,高质量实施“5+2”课后服务模式,实现有需求的学生100%参与,学校覆盖率100%。同时,建立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年检制度,试行开展非学科校培机构星级创建,建立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参与学校课后服务机制,深化巩固“双减”成果。
支持厦门市学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学校缔结姐妹校,推动职业院校参与建设“鲁班工坊”;推进智慧教育平台的普及应用,创建至少30所智慧校园达标校;持续推进“名师出岛”行动和班主任队伍提升行动,培育不少于100门教师培训精品课程……2023年,在持续扩大教育交流合作、统筹推进教育数字化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夯实教育现代化师资保障、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等方面,厦门也将有更多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