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2月25日讯(记者 杜正蓝 通讯员 刘钦赐 王凯瑛)24日上午,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等单位联合摄制的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林语堂》开机仪式在漳州市林语堂纪念馆举行。
此次开机仪式由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共漳州市委宣传部、漳州市芗城区委宣传部、林语堂纪念馆、《百年巨匠》摄制组共同举办。原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百年巨匠》总顾问蔡武,全国政协京昆室副主任、原文化部副部长兼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百年巨匠》总顾问王文章,商务部经济合作局原局长、机电商会台北办事处原主任李荣民,北京影视艺术学会副会长、《百年巨匠》出品人、总策划杨京岛,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秘书长、《百年巨匠》监制牛彤,《百年巨匠》策划、制片人李萍萍,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社会专项基金部副主任王文雅,《百年巨匠——林语堂》执行导演刘芳,漳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吴卫红,漳州市政府副市长余向红,芗城区委书记石振棋,漳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陈惠贞等领导、嘉宾出席了开机仪式。
吴卫红在致辞中说,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自古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林语堂就是从漳州走向世界的著名文学家、中西文化交流使者。林语堂学贯中西、著作等身,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一生写了60多本书,上千篇文章,《京华烟云》《生活的艺术》等备受海内外读者喜爱。他最大的长处是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林语堂用文学的形式架起了跨越大洋的桥梁和交流互鉴的纽带,为世界读懂可亲、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打开了一扇窗。“相信通过该纪录片的影像解读和人物诠释,将充分展现林语堂在人生、哲学、文学等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进一步增强林语堂文化、闽南文化、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拓展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漳州路径,让文化的力量跨越山海、超越国界、融通心灵,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偕进传承。”
《百年巨匠》是我国第一部聚焦20世纪为中华文明作出突出贡献的大师巨匠的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已完成的《百年巨匠》纪录片陆续在200余家平台播出,分为美术、书法、音乐、文学、京剧、话剧、国学、教育、科技、建筑、非遗等篇章。
牛彤在致辞中说,林语堂是《百年巨匠·国学篇》的重要人物。林语堂一生以“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为襟怀,为中华文化的世界化作出了非凡贡献。他豁达率真的人生观、中西合璧的审美观、炉火纯青的文学造诣,轻松愉快的表达方式,成为跨语言、跨文化、跨时空的文化巨匠,让中国文化、中国故事、中国风骨从字里行间走向世界。在当今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间节点,回顾、总结、梳理林语堂的文化追求和文化传播之路,具有特别的意义。
中国纪录片学会副会长、《百年巨匠》影视顾问夏蒙在书面致辞中表示,林语堂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大家,也是联结东西方文化、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彼此了解和认知的一代文化巨匠。对于这样一位从福建漳州走出去的伟大人物,我们希望通过纪录片的创作,以精致的影像、多元的视角,丰富的文献,呈现出林语堂丰富的人生经历、非凡的文化成就,为中西方文化融通交汇而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林语堂(1895-1976),出生在福建漳州的山村,原名林和乐,后改名林玉堂、林语堂,笔名宰予、岂青、萨天师等,世界知名作家、学者、翻译家。1911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入北京清华学校任教。1919年携夫人赴美国、德国留学,先后获美国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德国莱比锡大学博士学位。1923年学成归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师范大学讲师。1924年《语丝》创刊,与鲁迅、周作人等一起成为《语丝》杂志的主要撰稿人。1926年1月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兼英文系主任,5月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文科主任兼国学院总秘书。1927年3月往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任秘书;9月辞职到上海成为自由撰稿人;11月起在蔡元培主持的中央研究院任职。1932年与宋庆龄、蔡元培、杨信佛等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2年起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1934年夏,应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之约,用英文写作《吾国吾民》。该书1935年在美国出版后,成为当年美国畅销书榜首。1936年应邀到美国专事写作,先后用英文完成数十部著作,包括《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成功地将中国文化介绍给西方人,让更多人了解真实的中国。1966年6月回台湾定居,创作不辍。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1976年3月26日病逝于香港。林语堂一生怀着“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抱负,孜孜不倦地耕耘在文化领域,特别是在中西文化交流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成功地将“中国”推向世界,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
作为《百年巨匠•国学篇》拍摄人物之一,《百年巨匠——林语堂》将于明年拍摄完成,并将在多家融媒体平台播出。该片将通过精心构思的镜头和言简意赅的叙述,形象生动地展示林语堂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画卷,讲述其如何一步步成为蜚声中外的作家、翻译家,深层次探索一代大师的心灵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