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汽车学院第二党支部以入选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为契机,将党建与党员理论学习、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工作相结合,特别是抓实课程思政“三融入”,进一步推动学院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升。
据了解,这个支部注重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充分发挥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将政治理论知识和汽车专业知识相结合,把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与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相统一,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支部负责人带领党员教师将 “绿色、安全、精益、创新”等思政元素融入“汽车发动机冷却润滑系统检修”教学作品,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
同时,支部注重将传统文化融入第二课堂。传承船政文化、赓续历史文脉,聚焦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思政的育人要求,深化产教融合引入汽车企业文化,发挥革命老区优势弘扬红色文化,科学选取政治觉悟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志愿公益服务、文体身心健康、创新创业创造、实习实训实践、技能特长培养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合理设计项目专题体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据悉,支部还将工匠精神融入实训环节。支部党员多批次走出国门,服务肯尼亚、乌干达、加蓬等国家,开展师资培训,传播中国文化与汽修技艺,助力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这得益于支部的林可春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凭借精湛专业技术能力,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工匠文化,将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教学,将以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主的教育课程融入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指导等教学环节,贯穿教育培训全过程,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支部书记苏庆列为肯尼亚教育部骨干教师传授汽车维修技艺。
近年来,这个支部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课程思政研究集备小组,发挥“双带头人”教师任党支部书记的独特优势,以教师“供给侧”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引领带动学生“需求侧”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提升。目前,支部党员教师担任班主任的比例超过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