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厦门首个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
在海沧开工了!
城建集团市政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月底将打完桩基,春节前会陆续完成墙体建设等,预计明年5月完工。项目建成后,日分拣量能达到45吨。
项目位于新阳街道龙门西路环卫停车场,占地约5613.6㎡,总建筑面积约3890㎡,建成后服务能覆盖全海沧。
在没有分拣中心前,低值可回收物会混在其他垃圾里,被集中焚烧处理。
分拣中心内部示意图
厦门保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谢奕斌介绍
生活垃圾中的低值可回收物通过市政公司收运体系集中收运到这里来,进一步分类分选。分拣中心采用AI识别+光学分析相结合的智能化分拣方法,对颜色、形状进行分选,辅助以人工。
会形成至少两条原料生产线,自动打包,真正形成各种品类的可再生资源,再运往资源化利用工厂进行加工,生产再生制品。
低值可回收物加工后的再生材料和再生资源产品
分拣中心还会配套建设垃圾分类市民教育展厅,市民可以免费参观,观察家里扔掉的废弃品是怎么经过分拣成为再生资源的,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减少资源浪费、碳排放。
啥是低值可回收物?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变化,外卖餐盒、奶茶杯、牛奶盒、玻璃瓶、旧衣物等生活废弃物数量飞速增长,由于回收成本高、再利用附加值低,因此被称为低值可回收物。
主要是五个品类,分别为废玻璃、陶瓷类、废塑料、废纸和废纺织衣物。
如何投放?
◆玻璃、陶瓷投放至玻璃陶瓷专用桶
◆废塑料、废纸投放至蓝色可回收物桶
◆废纺织衣物投放至小区内设置的织物回收箱
其实从去年6月份开始
海沧就推行低值可回收物收运体系
海沧区坚持绿色低碳,打造高颜值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中心建成后,将进一步推动厦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等工作,推动海沧区生态环境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赢得新飞跃。
2020年6月,低值可回收物量3吨左右,直到2021年7月高峰期超115吨,增加了40倍。
摆放得整整齐齐的垃圾
通过人工智能的分拣
实现自动精细化分类
针对低值可回收物分拣,海沧区开通三条线路共217个点位,覆盖小区及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点。
推进低值可回收物分类体系,就是将低值可回收物从其他垃圾中分出来,既能循环利用资源,又能有效减少其他垃圾分类压力。
李碧莲
环卫中心主任
低值可回收物是可以从其他垃圾中分出来资源化利用的。创建文明城市,既要塑造社区的“外在美”: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也要塑造城市的“内在美”:居民的整体文明素质。
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分类习惯,我们在村居、商家、学校等开展专项培训,今年超过300场。动画片、短视频等形式在公共场所滚动宣传,宣传垃圾分类理念,号召市民积极投入到文明创建工作中。
针对阿罗海商家以及管理人员的垃圾分类专题培训
新阳街道兴祥社区携手厦顺铝箔有限公司,开展“牛奶盒回收绿色计划”活动
海沧君为大家献上一份
低值可回收物分类攻略
速速抄笔记
大家也要做好功课
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