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APP-新福建 3月25日讯(通讯员 陈颖 王雪玉 记者 林剑波/文 陈强/图)眼下,正值胡萝卜丰收采摘季。连日来,在莆田市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胡萝卜种植基地,一片片郁郁葱葱的胡萝卜有半米高。一边是采摘工人各显神通,拔萝卜、去缨、装袋、装车,另一边是收购胡萝卜的运输车辆往来穿梭……绘制出一幅丰收喜悦的画卷。
北岸经开区位于湄洲湾畔,土壤以沙质为主,地理气候条件独特,适宜胡萝卜种植。由于品质上佳,这里出产的胡萝卜不仅产销国内,部分还远销国外。
星星蔬菜专业合作社的俞斌说,今年种植胡萝卜近500亩,每亩可产15000斤左右,每斤胡萝卜1元,收益可观。按照个头大小,合作社将胡萝卜分拣为4个等次,分别装入不同的包装袋和包装箱,再装入集装箱,最后出口香港、俄罗斯、韩国等地。
近几年,北岸经开区农业农村局立足秉赋,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引导村民种植胡萝卜。通过规范土地流转,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扩大胡萝卜种植规模,实现增产增收。
北岸经开区农业农村局干部郑政全介绍,目前全部采取合作社经营模式,进行规模化、规范化运作。全区现有17家胡萝卜种植合作社,“胡萝卜种植已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大动力,帮助群众致富。”
今年,北岸经开区的胡萝卜种植面积多达4500余亩,是莆田市最大的种植区域。据统计,胡萝卜每亩产7吨至8吨,产值可达6300万元。
此外,小小胡萝卜还创造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合作社向本地村民租赁土地,每亩1000元左右,而且大量使用本地村民,在胡萝卜种植季、采收季,贯穿胡萝卜种植、采收、清洗、包装等环节。每户每天可赚取近300元收入,现有200余户从中受益。
“为了支持胡萝卜产业做大做强,我们认真落实农业惠企政策,让小小胡萝卜变成大产业。”郑政全表示,下一步将根据各个村的实际情况,因地适宜鼓励村民试种火龙果、百合、向日葵等新品种,打造具有北岸特色的一村一品,继续推动乡村振兴。